找到相关内容1929篇,用时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藏那曲-那曲的宗教信仰

    领导下,发扬爱国爱教精神,潜修教义,认真讲听修行,弘扬佛法。广大信徒虽然供奉不同的守护神,但对各教派都持以相同的虔诚和尊崇,依照教义,弘扬,抛弃恶,行善积德,念经修行。 )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4358674.html
  • 弥勒思想

    千岁,女人年五百岁,然后出嫁。人身中无有百八之患,贪欲瞋恚愚痴不大,殷勤奉持。”弥勒净土的真实意义是为建设人间净土,人间的无数苦难众生将因为弥勒下生成佛而得到救度。  弥勒菩萨的唯识观,转识成智,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071695.html
  • 杀气弥漫全世界

    杀盗淫妄酒五戒。   不犯五戒而修的人,可以生到天上,享受天福天乐。天上最不好的福报,也比人间最好的福报,胜过百倍。所以到天上的人,不愿意回到人间。等天福享尽时,来到人间,也是大富大贵的人,绝不...、闻到法、遇著僧。因为业所障碍,所以与三宝无缘。总是在六道轮回中,转来转去,找不到出离的门。   做功德的人,可以生到三善道(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)。做罪孽过的人,就生到三恶道(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0376562.html
  • 问:小乘和大乘的区别

    本来,在佛的时代,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,佛法是一味的,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,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。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,说做人的根本道理,持五戒,修,称为人天乘;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,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,称为声闻的小乘;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,便是菩萨大乘。 事实上,佛法共分五乘: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独觉乘、菩萨乘。修上品五戒十的生天,中品五戒十的生人,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3078148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?

    也是纯理性的。 佛教的基本戒,就是五戒十,虽然,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、八戒,以及出家的十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还有大乘的菩萨戒,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;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。所以,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,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。 所谓五戒,是指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(私通)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 所谓,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,并且要戒作恶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20355878720.html
  • 佛身与人身

    于尘事之劳,这就是海里的鱼鳖;有虚妄之心,这就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路上的魔鬼;心里有三毒,这就是地狱;人心愚痴,这就是畜生;能行,这就是天堂。能不分我与人,这就等于自到须弥山;能除邪心,这等于大海的海水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4181517.html
  • 和谐的意义:净化心灵世界

    国与国之间也不会有侵略的现象,相信整个地球的和谐气氛也就会不断的扩散开来。诚如《坛经》疑问第三说:“慈悲即是观音。喜舍名为势至。能净即释迦。平直即弥陀。常行。天堂便至。除去人我。须弥山倒。去贪欲。海水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082433.html
  •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五戒十善义

    慧目,不能自出。大觉世尊愍而哀之,示生世间,为其说法,令受三归,为翻邪归正之本,令持五戒,为断恶修善之源,令行,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,从兹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三业既净,然后可以遵修道品,令其背尘合觉...,则为,若犯而不持,则为恶。恶分上中下,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。分上中下,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。因感善果,恶因感恶果,决定无疑,丝毫不错也。杀盗淫妄,已于五戒中说。 绮语者,谓无益浮词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05084896.html
  • 慧净法师:恶人若念弥陀,必胜世间善人

    如果专念弥陀名号,愿生弥陀净土,远胜过世间的大善人。世间的大善人,就是成就的,才堪称大善人,即使如此,我们也胜过他们。我们有心行善,无力行善,但只要愿生弥陀净土、专称弥陀佛名,也胜过他们。从前面的诗偈,就可以作个对比。因为,他不愿生极乐,还在世间,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天,经八万四千大劫之后,还是有可能堕落三恶道。何况,他所修的如果只是人间,或是欲界天而已,世间的都是有漏的、杂毒之,不是究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4387519.html
  • 仁俊长老:佛陀最重视的是依止法

    感恩之心,凡事不必佔为己有,并要伸手帮助他人。   佛陀最重视的是要众生用好的方法来修行――依止法。   比如从持五戒、行做起。学佛后让我们更明了因果昭然、须自力自救,若平日不精进,临终受大苦时...

    仁俊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7325687961.html